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守住管好“红河粮仓”为目标,聚焦仓储设施现代化、储粮绿色化、监管信息化,为粮食仓储添“智”又添“质”,有效推动储粮从数量质量安全向绿色生态安全转变。
推进仓储设施现代化。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项目。全州储备粮仓均已配备粮情监测系统、环流熏蒸系统,实时在线监测粮食的温度、湿度及储备情况。截至目前,红河州新建粮油储备绿色储粮(低温仓)仓容13.53万吨,改造粮油储备绿色仓容21.87万吨(其中包括低温储粮仓容7.03万吨、保温隔热储粮仓容2.61万吨、仓房气密性能仓容10.11万吨)。红河州仓房完好、设施配套的现代化粮食仓储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州建成9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粮农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产后“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户在晒粮、储粮、销售等环节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州共为农户代清理粮食9542.5吨,代烘干粮食8711.755吨、代储存粮食2937吨,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促进了粮食提质、粮农增收、粮企增效。
推动储粮绿色化。强化绿色储粮技术探索。红粮集团以产业园区“331仓”为示范仓,开展低温免熏蒸储粮实验。实验数据显示,在相同储存年限下,“331仓”储粮脂肪酸值增幅程度较常温储粮小,粮食储存年限或可延长一年。企业自主创新探索绿色储粮技术成效,为节约政策性储备粮轮换费用、降低出入库运行成本,实现经济储粮、高效储粮提供依据。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工作。个旧市大红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全国59家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参与全国绿色储粮标准化制定。2024年3月,省粮科院与红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签订科技项目合作协议,确定在红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建立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中温高湿储粮生态区高标准绿色储粮技术标准化应用示范基地。试点先行,促进绿色储粮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以点带面,积极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
实现监管信息化。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08.25万,完善升级出入口、扦样机、仓内等8个关键业务环节视频监控设备。截至目前,红河州14家承担政策性粮油储备国有粮食企业全部完成了出入库系统、仓内粮情检测和视频监控、仓外重要节点监控、仓内外温湿度传感器等信息化监管硬件建设和应用建设,初步构建粮食购销领域互联互通、数据实时汇集、全程即时在线、风险智能研判、穿透式监管的信息化动态监管系统。扎实推进信息化管粮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化监管系统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等制度,加大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和在线核查力度,以视频监管和数据监管两种方式对全州政策性粮油承储企业进行在线、实时、远程的穿透化监管,推动现场检查与远程核查融合,人防与技防结合,进一步夯实红河州粮食安全基础。